來源: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時間:2021-12-21 12:38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10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文件提出,國家標準更好地同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協調配套,標準作為宏觀調控、產業推進、行業管理、市場準入和質量監管依據的作用更加凸顯。企業實施應用標準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涌現一批標準創新型企業。新增各類標準化試點示范500個,全社會懂標準、守標準、用標準的氛圍更加濃厚。其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準、綠色制造標準、材料標準、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自然資源標準、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標準等內容都是未來砂石行業發展需重點關注的標準領域。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準。制定智能制造裝備、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運維服務、網絡協同制造等標準,開展細分領域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完善兩化融合管理標準體系,推動構建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開展增材制造標準領航行動,研制專用材料、工藝和設備、測試方法等標準,規范和引領產業發展。
綠色制造標準。開展產品設計、生產過程、使用、回收及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標準制定。加快制定工廠、工業園區綠色化創建、評價與服務等領域標準重點健全綠色供應鏈國家標準體系,完善再制造標準體系。健全綠色包裝標準體系,修訂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相關國家標準,建立包裝適宜度分級評價標準。
材料標準。加快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標準升級換代,優化材料標準制定與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協同機制,淘汰低端產品和落后產能,促進材料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標準穩定有效銜接。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完善城市道路、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圍繞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推動高速鐵路、市域(郊)鐵路等工程建設標準制定。研究構建以縣城為載體就地城鎮化和縣域為單元城鄉統籌發展的建設標準體系,以及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標準體系。
自然資源標準。制定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評價、耕地保護等關鍵技術標準。開展自然資源和不動產權籍調查、統一確權登記、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及監測評估、全民所有自然資源礦產管理等方面標準研制。健全土地使用標準體系,加強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技術、自然資源分等分級價格評估、礦產資源儲量分類、綠色礦山、綠色地質勘查、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等領域標準研制。制定海域海島綜合管理、海洋觀測監測調查海洋預報警報和海洋防災減災等領域標準。
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標準。研制取(用)水定額、產品水效、節水技術與產品、非常規水源利用等節水標準。開展工業固廢、建筑垃圾、廚余垃圾、再生資源回收及綜合利用、環境管理體系、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等標準研制,健全資源循環利用標準體系。推動綠色產品評價標準制定,完善綠色產品評價標準體系。
責任編輯:趙雅君